他曾是一个兵,至今“兵”心如故,从“橄榄绿”到社区“兵支书”,以一片“兵”心奉献,带领社区两委会打造出社区和谐、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他就是平顶山市2021年度优秀“兵支书”和2022年“最美退役军人”获得者、宝丰县父城街道东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曼经伟。 1994年12月,风华正茂的曼经伟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投身到火热的军营,听从指挥,拼搏上进。以顽强的毅力、过硬素质,在1996年抗洪抢险中获得嘉奖,在1997年部队大演习中荣获“优秀士兵”。1997年12月,他光荣退伍,成为东街社区的一名干部。 戎装虽脱,军魂尚在。曼经伟带着军人的坚毅在社区工作中敢于拼搏、乐于奉献,凭着一股永不服输、争先创优的韧劲,满腔热血献社区,一心一意为群众。先后荣获了县“脱贫攻坚百日提升行动五好工作者”、“平顶山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个人”、“优秀退役军人”等荣誉。由于成绩突出、群众信任、上级满意,2020年底,他当选为东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成为群众交口称赞的“兵”支书。 “一日为军人,终生有军魂。作为一个当过兵的人,退伍不褪色,牢记自己是一个兵,为人民服务是自己一辈子的职责,在新的岗位上永葆军人本色,甘心当好群众的领路人、贴心人,群众的事再小在我心中都是大事,永远秉持这份初心,为社区经济发展、群众安居乐业,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做贡献。”宝丰县父城街道东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曼经伟说。 产业兴,社区兴。如何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曼经伟下足了功夫。他通过外出招商,与河南颐城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高标准医养结合一体化养老服务中心,该项目一期已经于2023年9月完成开放,目前已为200余位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东街社区2021年 6月以来,构建起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党建领航·红色物业”新格局,破解了“小区病”,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2024年6月,还引进了宝丰县德信泉商贸有限公司在社区开办了超市,方便了居民生活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近年来,还建起来电商一条街、红色电影院等等,为社区经济和文化发展增添了活力。经过他的大胆创新,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由原来的年收入10多万元增加到100多万。 心系百姓,为民造福。2021年夏季八蜡祠巷净肠河段一座小桥在风雨中损毁,这个小桥是学生们每日上学的必经之地。曼经伟立即召集社区干部商议修桥事宜。经过十多天日夜兼程,一座长12米、宽3米的崭新小桥在开学前如期竣工。社区居民对修好小桥方便学生们上下学非常高兴,该小桥被居民们暖暖地称为“连心桥”。他还筹措资金100余万元对东街新村的道路实施路面硬化、下水道整修,解决了路面坑洼不平、雨天积水泥泞的状况。短短几个月,他带领社区干部规划监督修路1000多米、疏通下水道2000多米、更换下水道盖板360块、安装路灯112盏、安装变压器3台、修缮群众危房3户。 体查民情、为民解忧。 2022年6月9日,社区7组居民张志红坐着轮椅把一面写着“为人民办实事 做群众贴心人”的锦旗送到曼经伟手中。感谢曼经伟帮助筹资下,为她的小儿子脚部先天性残疾进行了矫正手术,还在她母子遭遇了交通事故后,曼经伟立刻发动社区党员、干部、群众为他们母子捐款,使他们度过了难关。 东街社区居民张志红提起曼经伟非常感动:“他是俺东街的好书记,真正的人民的好干部,我家没有曼书记帮助很难走出困境,当时我儿子刚做完手术还在恢复期,就又发生了车祸,经济条件太差,做手术的钱都是曼书记帮助筹借的,在最困难的时候,又是曼书记伸出了援助之手,并且号召群众、党员捐款,每次提到曼书记心里都非常感激。自从曼书记当上书记以来,群众是有难、有求必应,向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没有一点推辞,拿着群众当亲人。一直在帮助俺这个家庭,并且给孩子办了低保,我非常感谢曼书记,感谢俺村各个干部。” 东街社区在曼经伟得到带领下,群众对社区班子的满意度增加了、生活幸福度更是不断提高。现在社区70岁以上老人的新农合缴费由社区统一报销,在社区的养老院开办了“长者食堂”,对65岁以上的老人就餐每餐只收3元、75岁以上只收2元,80岁以上老人和困难户来吃饭不要钱,截至目前,已服务老人助餐一万余次,老人们对此都非常满意。 曼经伟总是说:“事关民生无小事。当干部就要为群众着想,多了解群众的需求,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不同的战场,一样的担当。脱下军装,成为一名基层干部,曼经伟依然“兵”心不退、干劲不减。传承军队光荣传统,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展现出退伍老兵勇挑重担、奉献为民的最美姿态。他以一片“兵”心献社区,获得的“最美退役军人”是对他最好的诠释。(李文全 史军伟 马琳琳 岳爱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