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传媒网讯(王爱民 通讯员 崔鹏)老旧小区改造中景观亭“做减法”变实用、独居老人遭遇保健品套路后及时追回钱款、线上平台让民生诉求“指尖直达”……在瀍河区“3336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中,塔湾街道灵活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下真功、用真情,通过织密网格、数字赋能、温情服务等举措,将民生“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幸福清单”,把网格化治理工作由“民生所盼”变为“民生所赞”。 织密“一张网”:服务到边到角走进塔湾街道,23个网格覆盖5个社区,40名专职网格员、41名兼职网格员与下沉干部组成“1+N”服务团队,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在机车社区老旧小区改造中,义务网格员董立才通过“板凳议事会”收集居民意见,推动景观亭台阶过高问题整改,最终建成适老化便民亭。 “网格员就是咱的‘贴心人’!”东安社区独居老人寇阿姨感慨地说。今年4月,她因被套路购买了2000多元的保健品,社区网格员了解情况后,及时帮助老人把钱“追”了回来。暖心服务换来居民信任,甚至有老人将家门钥匙交予网格站保管,用“小钥匙”托起“大信任”。 架起“连心桥”:民声一键直达针对商住小区年轻人居多的特点,塔湾街道创新“线上+线下”双轨沟通机制。线下,“板凳议事会”走进楼院,今年以来,共召开286场,收集建议269条;线上,搭建起社区网格与居民群众的便民服务平台,设置基层党建、社区政务、慈善捐助、志愿服务、建言献策、社区网格六类模块。居民可在微信小程序上了解街道工作动态,浏览办事指南,慈善捐物、提出诉求,享受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服务体验。便民平台上线三个月以来,已发布便民服务信息162条,对征集到的13条社区居民诉求,已办结8条,在办5条,回复率100%,群众反馈满意率96%。 拧紧“责任链”:服务提速增效为确保民生问题“件件有回响”,街道建立“2小时响应、全程跟踪督办”机制,依托“共建美丽新瀍河”微信群实时分流问题,专职网格员全程跟进。为充分调动网格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塔湾街道网格员(长)工作表现考核办法》(试行),街道组建考核组到5个社区对网格工作人员进行考核,通过“两委”评价、群众满意度测评和网格员互评等方式,对考核结果优秀的网格员(长)进行300元/人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网格员(长)进行谈话提醒和调整岗位。 绘就“幸福图”:治理更有温度从“叩门解忧”到“云端互动”,温情服务贯穿始终。网格员定期走访独居老人、困难群体,累计完成高龄认证、防诈宣传等服务560余次;在回汉融合的机车社区,党委书记带头组织“居民议事会”,成功化解多起矛盾纠纷。居民王先生称赞:“现在有问题随时能找到人,心里特别踏实!”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瀍河区塔湾街道党工委书记表示,下一步将深化线上便民平台建设,拓展“网格+”服务场景,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更具实效、更显温情,为共建生机活力、安定有序的温暖幸福美丽新瀍河贡献“塔湾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