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古寺蛇舞龙腾 汉画非遗迎新送福 南泉禅寺举行迎春祈福岐黄文化金石汉画拓片展 40余幅精美拓片亮相始祖山下千年古刹 12月15日,一位在南泉禅寺观看汉画《太平有象》的僧人双手合十,眼里闪着泪光。 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蛇舞龙腾——2025(乙巳)迎新祈福岐黄文化金石拓片展”。40余幅年代横跨数千年的精美石刻拓片在木鱼梵呗声中熠熠生辉,构成奇妙的和谐。其中不乏稀见的石刻名品、珍品,始祖山岩画《十二爻》、伏牛山岩画《夏》,南阳汉画《太平有象》《黄帝战蚩尤》《嫘祖》《神荼郁垒》《玉兔捣药》,山东武梁祠汉画《西王母·三皇五帝·大禹治水》,江苏徐州汉画《虹运当头》等,令人目不暇接。此次展览上,新镌刻的《达摩一苇渡江》和《南泉禅寺》石匾及拓片首次亮相,格外引人注目。 据此次展览的策划者与实施者、金石与汉画研究专家、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特聘教授方清刚介绍,南泉禅寺当天的活动是2005(乙巳)迎新祈福金石与汉画拓片系列展览的第一站,乙巳春节前后,还将在郑州升达艺术馆、郑州比亚迪广场、登封禅心居等处举办多场展览,展出各种金石拓片和汉画新年挂历、汉风春联、“蛇舞龙腾”汉画明信片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 南泉禅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始祖山北麓大鸿山下。始祖山在《山海经》等上古文献中名具茨山。这一带有黄帝访大隗于具茨处、嫘祖山、岐黄陵、风后岭等珍贵历史文化遗迹,留下了黄帝战蚩尤、黄帝救治伤兵、七圣皆迷、岐伯尝百草、达摩饮水南泉等古老历史传说。 方清刚介绍说,历史文化名山始祖山是外方山脉余脉,与嵩山相连,横跨郑州市的新密、新郑和许昌市的禹州三市,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故里,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华人以黄帝为先祖,视此地为祖根地。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史前岩画、汉画像石、汉画像砖星罗棋布,唐宋至明清纪念黄帝与炎帝、祝融、嫘祖、风后、岐伯等人文始祖的历代石刻,仅新密一地就达一百余通,是一片令炎黄儿女和世界各国各民族礼敬和向往的文化圣土、文化厚土。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在此大肆搜罗名碑古刻,当地群众将刻有黄帝与风后兵法图的唐碑《风后八阵图记》埋藏于地下,使这一全国惟一记载黄帝时代兵法与兵阵的珍贵碑刻免遭劫难。 据寺院住持释延竤介绍,南泉禅寺建于北魏太和元年(447),距今已有1577年的建寺史,比少林寺早建48年,如今是少林寺下院。该寺在鼎盛时期庙产达600余亩,僧众数百,香火旺盛。历史上迭经战乱,毁坏严重。延竤和尚原是少林寺武术总教官,在海外主持少林武术中心有年,四年前来到该寺,发愿挖掘整理该寺和当地历史文化,重建寺殿庙堂,使其重新焕发光彩。 参加展览的中共新密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贾战峰表示,将金石文化、汉画文化与佛学文化相结合,是创新文化传播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新密南泉禅寺作为2025迎新祈福金石汉画拓片展第一站,对宣传始祖山和地方文化意义重大。作为经济学家的郑州大学教授张永忠更看重金石拓片对发展地方经济的独特价值。他说,“金石拓片和汉画拓片雄浑壮丽,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魅力,可以打造成一张特色独居的文化名片,助力招商引资,提升建设项目的文化品质。” 此次展出的《达摩一苇渡江》与《南泉禅寺》刻石及拓片引起观众和南泉禅寺僧众的浓厚兴趣。一位居士“请”到一幅《达摩一苇渡江》朱砂拓片后虔诚表示,回去要把它裱好挂在家里,福佑全家。据创意设计者方清刚介绍,《达摩一苇渡江》以少林寺明代石刻《达摩图》为蓝本,新配榜题“达摩一苇渡江”六字分别取自龙门二十品、《华山庙碑》、二爨和比干庙碑;“南泉禅寺”四字则取自汉碑《礼器碑》。参观的郑州大学教授赵长海、黄河科技学院教授杨庆平、新密市美协主席孙松灿等称赞此举是“为达摩换上新装”,让全国各地的历史名碑在南泉禅寺焕发新的光彩。 现场提供服务的大学毕业生方思聪说,此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更是汉画文化与佛学文化的深度交融。展出的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仿佛引领参观者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跨越千年的对话。 作为汉画像石收藏家、汉拓非遗传承人,方清刚还向南泉禅寺捐赠一幅珍贵的南阳汉画拓片《太平龙》。北京紫光阁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郝启明、新郑始祖山岩画研究学者刘如江等还捐赠了书法作品和学术著作。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南泉禅寺巡视与《达摩一苇渡江》《南泉禅寺》石刻和拓片,以及《龙抬头》蛇年挂历等文创产品开光仪式。 现场还安排了金石传拓等非遗体验项目。北京郝启明、郑州张允汉、王长水等书画家还挥毫泼墨,为活动增添了喜庆气氛。 赵树海、李新会、董诚禛、释延额、郭桦、刘忠彬、田江华、孔德秋、杜平安、李建立、姚松涛、董溯清等知名人士和社会各界120余人参观了展览。 此次活动由河南省收藏家协会、河南省黄帝故里基金会、河南省旅游文化研究会、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等单位主办,南泉禅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汉画特色文化基地、河南省收藏家协会金石传拓研学基地承办,河南汉画源色创意文化有限公司、河南研学产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岐黄文化(河南)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海南乙禾投资有限公司、南阳堃生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天下收藏、上和艺堂、木华苑民居博物馆、梧桐里•岐黄服饰等单位协办,方清刚、孙耀炜策划。(方思聪) 南泉禅寺主持释延竤与部分观展嘉宾合影 开光仪式 汉画学者、策展人方清刚现场讲解汉画《太平有象》 “蛇舞龙腾——2025(乙巳)迎新祈福岐黄文化金石拓片展”海报 南泉禅寺新镌石刻《达摩一苇渡江》拓片 南泉禅寺新镌石刻竖版《南泉禅寺》拓片 南泉禅寺新镌石刻横版《南泉禅寺》拓片 现场展出的汉风文创:蛇年门神春联“龙抬头福乐门” 现场展出的汉风文创:蛇年贺卡 现场展出的汉风文创:“蛇舞龙腾”明信片 现场展出的汉风文创:“蛇舞龙腾”明信片《龙的传人》 现场展出的汉风文创:蛇年红包(含蛇舞、龙腾、福乐3个红包) 现场开光的汉画文创“龙抬头”红木文镇 现场开光的汉画文创“龙抬头”蛇年挂历 相关链接 汉画像石 中国汉代画像石,是两汉时期装饰于摩崖与城池、庙阙、祠堂、墓室、棺椁等建筑物上,以石为地、以刀代笔,或勾以墨线、涂以彩色的雕塑类美术作品,距今约2000年。汉画是汉代社会盛行的文化仪式,也是当时社会最为精华的一种物质和精神产品,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造型生动,形象传神,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堪称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对于研究汉代文化及中华远古文明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其欣赏价值、收藏价值,更是为人津津乐道。 “蛇舞龙腾——2025(乙巳)迎新祈福岐黄文化金石拓片展”前 言 汉画指两汉420余年间创作流传下来的美术作品,包括汉画像石、画像砖,汉代壁画、漆画、帛画,汉瓦当、陶器、玉器、青铜器铭刻等。狭义的汉画,特指汉画拓片。 汉画的传统源远流长。考古发掘出距今约6000年的河南濮阳上古墓葬中的贝塑龙虎,距今约7000年的河南平顶山的鹳鱼石斧图,其相似的造型在汉画上比比皆是。 汉画胎遵荒古,芳越来今,渊渟岳峙,鲁迅称之“深沉雄大”。本次展览虽不足道汉画之万一,但蛇舞龙腾,人神杂糅,古韵深湛,琳琅满目,尤其是龙文化与黄帝和岐黄文化,多有呈现。观者可以鼎镬之一脔视之,品味万年的岁月邅替,亘古的沧桑主题。(方清刚) “蛇舞龙腾——2025(乙巳)迎新祈福岐黄文化金石拓片展” 后 记 汉画破石成像,着壁成绘,高古邃深,是一直醒着的洪荒,是声气淋漓的历史活剧,是斯土斯民爝火不息的文化原乡,和可触可感的血脉沧桑。汉画是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的里程碑,先秦为其珍摄,晋唐得其孳乳,是罕与其匹的文化瑰宝。愿您莫失莫忘,记下琳琅,带去璀璨。(方清刚) “蛇舞龙腾——2025(乙巳)迎新祈福岐黄文化金石拓片展” 标 语 1.龙不可畜,异于牛羊。与为类者常见之 王安石语 2.惟汉人气魄,深沉雄大 鲁迅语 方清刚简介 中国汉画学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级非遗项目“唐河传拓技艺”传承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汉画传拓大赛评委,全国首届金石拓印工职业技能竞赛(郑州)裁判专家委员会主任,安徽师大国家艺术基金“传古拓今金石拓创新应用人才培养”项目导师。传拓作品被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北京鲁迅博物馆等机构收藏。获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金紫荆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