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1927年5月至2015年2月)是河南省安阳市水冶镇南关村人。在当地提起杨毅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尊敬的称他为安阳水冶走出的光荣的无衔将军。 杨毅同志,1946年9月在安阳马氏庄园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三纵七旅入伍参加革命。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数次战役战斗。1951年3月随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入朝参战。并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戎马一生,屡获战功,一世英名。 从士兵到军队高级将领 杨毅同志在军队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晋冀鲁豫二野三纵七旅二十一团一连副连长。十一军三十一师九十三团(朱德警卫团)一营机炮连指导员、三连指导员、1951年3月入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二军三十一师九十三团一营副教导员、三营教导员。师独立高炮营教导员、营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军高炮群司令部副参谋长。高炮三十七团司令部参谋长、副团长、团长。炮兵七十五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副政委、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高级系二期一队学员。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参谋长。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曾获二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称号。1987年离休。 解放战争立奇功 在解放战争时期,杨毅出生入死,枪林弹雨,南征北战,不怕牺牲。参加过巨金鱼战役,豫北战役,破黄河防线,千里跃进大别山,打襄阳、战淮海,强渡长江、千里追击,解放重庆、成都战役、川东剿匪等。参加过安阳、汤阴战斗。参加过山东老岸、嘉祥、巨野、成武、羊山等战斗。参加过河南固始、安徽六安、叶家集、黄土等战斗。淮海战役参加过安徽宿县、双堆集战斗。参加过渡江战役。参加过江浙追击战,进军大西南。参加过白马山追击战,重庆渔洞溪、成都津宁战斗,西南剿匪等。勇往直前,奋斗不息,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应有贡献。 抗美援朝英勇善战 在抗美援朝时期,杨毅同志英勇善战,无所畏惧,与所在部队配合完成了上甘岭等著名战役。1951年3月,第12军入朝参战。4月17日,参加第五战役。11月,参加金城防御作战,进行大小战斗400余次,圆满完成防御任务。1952年11月1日,参加上甘岭战役。杨毅在第12军入朝参战的31师93团(朱德警卫团)1营任副教导员,协助1营营长在五次战役中指挥一连扼守束沙里公路两侧阻击美军坦克,二连占领小都峙里一座高地,三连作为预备队,战斗异常激烈。杨毅副教导员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为掩护91团和大部队后撤,93团1营营长赵畴海及营党委奉命率领全营官兵阻击东援美军一个团,‘浴血奋战。杨毅副教导员协助营长赵畴海组织全营一个班一个班地边狙击边撤出阵地。在付出重大代价圆满完成任务后,面对险情,机智灵活,带领部队艰难后撤,保存了队伍,被誉为活着的“集结号〞。据史料记载:1951年5月,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穿插途中,93团一天之内牺牲了三位营级干部:二营长高永祥、三营长张景孝、一营付营长王天朝。营级主官只剩下赵畴海营长一人,在这种情况下,93团派作战股长甄申到三营任营长,杨毅由一营调三营任敎导员。 1952年11月,志愿军12军31师,在完成了一年的金城防御战之后刚下阵地,返回朝鲜谷山休整途中,受命赴上甘岭参战。93团3营的具体任务是接替597.9高地11号阵地和537.7高地的攻守。 在上甘岭战役中的政治工作在基层更为活跃,第93团3营教导员杨毅在执行前运后送任务的分队,提出了“坚决不让伤员负二次伤”的口号,途中遇到敌炮火袭击,就把自己的身体伏在伤员身上,表现了崇高的革命友爱和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 12军为了解决前沿坑道官兵伙食问题,在537.7高地。31师93团三营长负责军事指挥,营教导员杨毅负责运输,后送伤员,宣传和做思想工作。组织了50多人的专门运送队,供应站的场地就是741高地后的岩洞,有五圣山作掩护。教导员杨毅率队领到餐后,将肉包子和苹果萝卜以袋子分装,在相对火炮死角的位置一袋袋扔给前沿阵地上的战士们,让官兵们能够吃上一口热饭,大大激发了战斗力。此外,五圣山附近的当地群众也组织起了8200余人的支前队伍,冒着危险日夜运输弹药物资和后撤伤员,他们的支援贡献也被志愿军所铭记。教导员杨毅面对无数战斗,面对牺牲,毫不畏惧,沉着冷静,靠前指挥,为大部队取得胜利,赢得了时间,赢得了宝贵时机。 受命参加援越抗美作战 杨毅同志在原十二军高炮团任团长期间,1967年底受命率领两个高炮营配属高炮66师赴越南战场进行援越抗美作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配合部队,取得了胜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69年3月回国。被越南政府颁发荣誉勋章。 良好家风传承红色基因 杨毅同志一生与许许多多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英雄一样,他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在许多官兵记忆里,杨毅总是说话和气,面带微笑,始终保持着一个军人的气质和良好的品德习惯。杨毅从解放战争洗礼中走过来,将信仰与忠诚留在了生命里,在和平年代的国防事业建设中再立新功,百载功勋留伟名。他具有很强的群众观念和崇高的道德修养。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严格要求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保持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军人家庭渲染着军人后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备受瞩目的群体里,有不少“父子兵”、“父女兵”,他们血脉相融,站在同一战线上薪火相传,绿军装在手中从上一代传承给年轻一代,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军人世家”精忠报国的生动故事。杨毅三代传承红色基因,儿子、孙子现在国防事业报效祖国。其中一个儿子是中将,孙子在空军部队服役。 父辈用枪林弹雨铸造忠诚,建立了新中国,军二代,军三代用热血青春谱写了祖国和平的篇章。这就是杨毅三代军人共同的军旅岁月!从烽火硝烟的解放战争岁月,和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到幸福安宁的和平年代、三代军人前仆后继薪火相传,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心系国防、报效国家的红色基因。精彩的军旅生涯,如歌的青春岁月,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2013年1月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军区为褒奖杨毅同志,特颁发“将军之家”荣誉牌匾。以示敬意和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