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八路军战地记者杨超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来源:河南传媒网 责任编辑:张武涛 人气:305 发布时间:2025-03-29 21:05:14
摘要:前言八十年前的 1945 年,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更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2025


前言

八十年前的 1945 年,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更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杨超伦曾用名(杨世煌)(1918—2003),重庆合川双槐人,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3月底进入延安抗大四期四大队四队学习,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1毕业成为八路军总部战地通汛记者团记者,撰写很多篇战地通讯,留下了很多史料。参加土地工作团后长期在教育战线工作,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他的一生品德高尚。

杨超伦八路军老记者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书,一部教科书。红色传承杨超伦的堂妺杨志曾用名(杨世芬)重庆合川双槐人.合川解放后15岁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卫生部卫校,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并参加了五次战役、金城防御,上甘岭战役等战斗。

杨超伦的后代继承了他的优良作风,传承红色基因,和平年代,个个英姿飒爽,国之栋梁。后辈中,姑娘杨虹当上了国家文联《杂技与魔术》杂志社社长,人生榜样,杨超伦前辈为人民抗日战争,解放事业、教育事业和祖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谨以此文,告慰英灵。老记者音容笑貌犹存,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缅怀八路军战地记者杨超伦前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在重庆合川区双槐镇,就有这么一座气势雄伟的百年古宅。这座百年古宅,是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杨家词堂。它纪录着杨氏家族的辉煌与传统,也体现了那时人们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双槐镇杨家祠堂家族后人杨超伦前辈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杨超伦前辈1918年农历4月9日出生于重庆,合川区双槐镇,双槐村酢坊院子这是杨超伦前辈出生的地方。

杨超伦前辈上学在双槐小学,毕业后考入合川一高由于在高中时接受了学校班主任(地下党员)爱国进步教育,他18岁高中毕业。

据史料记载杨超伦前辈1936年8月参加重庆《人力社》,1937年5月参加“重庆文化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在中共重庆地下党负责人漆鲁鱼(重庆工委书记,重庆文救会首席常委《新蜀报》编辑,主笔)和民主人士金满成(《新蜀报》编辑,重庆文救会常委,陈毅元帅留学法国的同学和挚友)的领导下一方面组织工作,一面撰文宣传抗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其间,担任上述两个团体的干事和《人力》周刋的编辑,校对和发行。从1936年至1938年,在重庆《新蜀报》和《人力》周刊发表了50余篇文章,其中(光明与黑暗)等……受到漆鲁鱼,金满成的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1937年8月也被列入了特务的黑名单1938年1月接到了特务的恐吓信,和警告……于1938年2月下旬组织动员了5个具有抗日热血的青年,并资助路费,经七君子之一邹韬奋,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中共重庆工委书记漆鲁鱼,共产党员袁超俊介绍,由重庆动身,3月底到达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八路军总政治部,担任战地纪者。随一二0师边参加战斗也采访,写了大量的战地报道在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前线画报,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等发表。

解放战争打响后调东北局士改工作团,先后在东北财政干部学校(东北财大前身)工业专科学校,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前身)哈工大,第一机械工业部干部学校,北京机械学院,等……担任过多种领导职务。

杨超伦前辈在抗大学习时照片

军网发表的文章,刘亚作者系原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教授


战地报道:杨超伦前辈撰写了多篇战地通讯,如《纪念七七抗战两周年告同胞书》《纪念“八一”南昌暴动十二周年告同胞书》等,在根据地和游击区广泛张贴。此后,杨超伦从前线回到延安八路军军政学院、延安大学行政学院、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3年至1946年,他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从事土改、经济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杨超伦前辈随着刘邓郎队渡黄河后接命令从豫西返回延安,紧接着参加东北土改团出发:杨超伦前辈从延安到东北,任东北局土改工作团团员,参与土地改革工作。

战地记者的角色:杨超伦前辈作为八路军战地记者,记录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经中国政法大学博士昆明政法大学老师陈玉婷

查询《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剪影》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昆明政法大学老师陈玉婷说杨超伦前辈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也发表过,陈老师感觉非常重要,所以下午陈老师又找了几个小时,找到了《八路军军政杂志》的原文,封面和目录陈老师也都找了。查询的部分资料看下面原件图。



















杨超伦前辈是一位杰出的八路军战地记者和教育家,他不仅在抗日战争时期撰写了大量鼓舞人心的战地通讯,还在解放战争时期参与土地改革工作,并在教育战线培养了大量人才。他的一生,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红色传承:杨超伦前辈的堂妹杨志出生双槐白院墙.杨家祠堂人。1935年生小学跳一年15岁初中毕业合川解放考入解放军12军卫生部卫校在北碚三花石,他从小都知道家里三堂哥杨超伦在重庆参加革命后到延安了。杨志在1950年底部队出川到河北,1951年任护士入朝参加了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等等战斗救护伤员。停战后送伤员回国,1954年底调动工作到地方,考入张家口医学院毕业分配国家粮食部。

1961年支援地方到了中原省会省直单位。

后代传承红色基因:杨超伦前辈姑娘杨虹1954年出生,在小学少先队大队长,助人为乐.被选为到机场给外宾送花,并陪同周恩来总理和刘少奇领导人站在刘少奇领导人夫人王光美身边的就是杨虹。

从杨虹上小学写作文就文笔流畅特别喜欢写作在小学学习优秀也跳了一级。在杨虹15岁中学毕业1969年下乡到了东北建没兵团。

通过自己奋斗拼博事业有成,杨虹经常助人为乐学雷锋。哈尔滨下乡的知青有病,到北京去杨虹非常热情接待,帮忙找医生并安排吃住还资住现金叫战友看病。这些事数不胜数。

前几年杨虹兄妹几个来中原省会看望姑姑,从北京带给姑姑的礼品都是老人能吃动的,考虑问题非常细,在郑东新区口味堂(湖北菜)餐厅晚上聚餐,第二天杨虹兄妹要返回北京。吃到最后杨志后代去接账,总台说结过帐了,一问是杨虹接的帐。

杨虹说杨家老人现在只有姑姑一个老人了,我们兄妹来中原省会看姑姑请姑姑吃饭应该的等等。这就彰显杨超伦前辈后代的人品和素养。

杨虹不管是对同事和朋友经常资住别人有求必应!高尚人品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只可惜杨虹去世了两年!他的同事怀念他一文下图!

图片来自网络

时代担当:续写民族复兴新篇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从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到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坚定行动,都需要弘扬抗战精神。新时代的 "抗战精神",既是面对风险挑战的勇气,也是改革创新的智慧;既是攻坚克难的毅力,也是团结协作的胸怀。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把抗战精神转化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际行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记忆不会褪色。站在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节点上,我们告慰先烈: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让我们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声明:本文是记实文章!不准复制粘贴!载图!版权所有!在网络发现有同样原件我们一定会起诉必纠!!



责任编辑:张武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首页 | 党建 | 金融 | 乡村振兴 | 健康 | 教育 | 佳作欣赏 | 摄影交流 | 老记报道 | 老兵歌舞 | 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