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好去处,有机蔬菜保健康——探访河南中远有机农业研究所

来源:河南传媒网 责任编辑:张武涛 人气:32 发布时间:2025-07-10 17:32:21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舌尖上的健康"成为全民共识,有机蔬菜正从高端餐桌走向寻常百姓家。这种采用自然耕作方式、零化学添加的农产品,不仅保留了食物本真的营养,更构建起人与土地的和谐关系。在黄河流经的郑州惠济区,就有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河南中远有机农业研究所的黄河滩地农业公园,用十年光阴书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舌尖上的健康"成为全民共识,有机蔬菜正从高端餐桌走向寻常百姓家。这种采用自然耕作方式、零化学添加的农产品,不仅保留了食物本真的营养,更构建起人与土地的和谐关系。在黄河流经的郑州惠济区,就有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河南中远有机农业研究所的黄河滩地农业公园,用十年光阴书写着生态农业的传奇。

虽然正值盛夏时节,我和好友好董还是被好奇心所吸引,迎着热浪踏上了黄河滩区松软的土地,河南中远有机农业研究所的小李自豪的向我们介绍,园区从几百亩土地发展,现在已经有了1700多亩地,因为这里藏着让黄河土地重获新生的魔法。作为郑州市首个国家级生态农场,这片土地彻底摒弃了化肥农药,建立起完整的生态循环体系。


园区内,100余种蔬菜瓜果按季节轮作,从黄瓜、苋菜、荆芥到冰激凌番茄,每个品种都经过严苛的有机认证。总经理刘丽给我们算了本令人惊叹的成本账:传统种植一亩大白菜只需10元农药即可除草,而这里需要人工除草四五次,成本激增至千元。但正是这种"笨办法",让每棵白菜都能卖出百元高价仍供不应求,连菜帮都成为抢手货。

在智能玻璃温室里,以色列滴灌技术与意大利病虫害防治系统正在工作。工作人员指着蚯蚓堆肥区说:"这些小家伙每天能处理两吨秸秆杂草,转化成比黄金还珍贵的有机肥。"研究所构建的"技术攻关-标准制定-产业应用"体系,已形成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链条标准,相关成果在第20届世界有机大会上引发关注。

这里的创新平台令人瞩目: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里,中日韩专家正在培育耐寒蔬菜品种;河南省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中,意大利土壤学家正用光谱仪检测土壤微量元素。5项国际合作专项、6项专利技术,让传统农耕焕发科技光彩。

在成果体验中心,冰激凌番茄刚被摘下就送进冷链车。通过中远有机生鲜平台,这些带着露珠的有机蔬菜2小时内就能送达郑州市区。研究所充分利用了现代高科技物流技术,手机订单展示每天有800多个家庭订购其宅配服务,连北京、上海的客户都通过空运订购。

更令人欣喜的是科普价值。作为河南省科普基地,这里每年接待3万余人次参观。孩子们在葡萄架下观察蚯蚓松土,农民学员在田间学习秸秆还田技术,科研人员与国外专家视频研讨的身影,构成生动的生态教育图景。

黄河水裹挟着泥沙奔涌向东,滩地里的蔬菜在执风中轻轻摇曳。这片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土地,不仅生产着安全的有机蔬菜,更孕育着生态农业的中国方案。当一辆辆汽车离开园区时,后备箱里装满的不仅是新鲜蔬果,更是对健康生活的美好期待——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农业的未来,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希望。


责任编辑:张武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首页 | 党建 | 金融 | 乡村振兴 | 健康 | 教育 | 佳作欣赏 | 摄影交流 | 老记报道 | 老兵歌舞 | 文旅